街头的恐慌:4万澳洲人为何上街?
大家好,我是“汇诚未来”,专注为大家解读全球移民政策和海外身份规划。8月31日,澳洲六大城市同时爆发大规模反移民游行——悉尼、墨尔本、布里斯班、珀斯、阿德莱德、堪培拉,甚至一些小城市也参与其中。大约4万名澳洲人走上街头,高喊“澳大利亚人优先”,与维持秩序的警察对峙。有印度裔移民表示,非常害怕,甚至不敢出门。看到街头的旗帜、口号和人群气势,你会很难相信,这竟然发生在一个以多元文化自豪的现代澳洲。
新纳粹领袖登场:托马斯·苏威尔
墨尔本的游行领头人,是被称为“新纳粹”的托马斯·苏威尔。两撇胡子是他的标志,但更让人震惊的是他的言行——他高呼“Albo必须下台”,并不断喊出“澳大利亚人,澳大利亚人,澳大利亚人”,人群齐声响应。讽刺的是,苏威尔自己也是移民——新西兰出生,后来加入澳洲国籍,但他坚持白人至上,认为其他族裔即使比他早来几代,也该排在白人后面。这就是极端主义的逻辑:你合法、守规矩,甚至为国家贡献力量,也可能被视作“入侵者”。
白澳政策的幽灵
这种思潮其实有历史根源。19世纪50年代,大批中国人因淘金潮来到澳洲,勤劳又廉价的劳动力让白人工人心生不满,连续引发排华暴乱。1888年,澳洲不再接受新的中国移民,还确立了“白澳政策”,明确以白人为优先。第一任总理巴顿当年甚至说:“种族间是没有平等的,只有根本上的不平等。”几十年过去,这段历史已被废除,但类似苏威尔的极端主义,让白澳政策的幽灵又浮现街头。
多元文化遇现实冲击
澳洲几十年前已经意识到白澳政策的错误,转而推行多元文化。官方宣传:“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多元文化社会,300多个民族为国家贡献了力量。”可现实是,极端主义和投机政客总能借机煽动社会矛盾。他们把房价上涨、看病排队、工作难找的责任全推到新移民头上。过去说中国买家炒高房价,现在又指责印度移民“入侵”,可数据表明,中国买家对房价几乎没有影响,印度移民也没抢走谁的工作。
移民本身没错,问题在偏见
再说澳洲这片土地,200多年前是土著人的,后来来的白人移民,大多数都是被英国流放来的犯人、海盗、妓女、叛国者——一群“人渣”,却建立了今天的澳洲。现在2700多万人口,土地资源广阔,但人口却少得可怜。合法移民不仅不会拖累国家,反而是经济和文化的动力。真正的问题,不在移民,而在那些无法接受现实、用偏见看世界的人。澳洲要想继续发展,就必须正视历史,拥抱多元,而不是被恐惧和偏见绑架。
股票加杠杆具体步骤,每日配资网站,配资正规网上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